互聯網改變了金融行業什么
2015-09-30 來自: 陜西印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3139
互聯網金融并不僅僅是技術上的便捷,更多是基于互聯網的思想對金融帶來的改變。一些業內人士并不看好互聯網金融,認為互聯網與金融始終隔著一條***河流,或者互聯網對金融行業只是一種有益補充,但事實上最終會發生什么,還很難說。
微信版余額寶或將于12月初上線,騰訊方面已經初步擬定與4家基金公司合作,合作模式類似“余額寶”。可以預見的是,又將有一些貨幣基金迅速擴張,而在這之前是余額寶創造的規模增速奇跡。
在互聯網規則下一些傳統行業總會帶來新的改變。例如互聯網行業會自我修復和不斷強大,它打破信息不對稱,通過大數據思考模式,充分解決用戶需求。簡單來講可以概括成一句話,哪個傳統行業有壟斷,哪里就會遭到互聯網深度“摧殘”。
例如互聯網C2C、B2C模式對零售業的沖擊,創造了新的電子商務帝國;例如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顛覆了人們閱讀方式;例如OTT對電信行業的沖擊,微信的用戶已經超過6億,此外還有醫療行業、教育行業、旅游行業、婚介市場等等。
這是一個“人人都在講互聯網”的時代。因為在互聯網出現之前,一家機構的競爭對手在千里之外,自己只要保住一畝三分地就可以。在互聯網出現以后,理論上來說任何機構都面臨******競爭。因為互聯網把所有機構都擺在市場面前來檢閱,因此必然帶來產品形式和用戶體驗的不斷升級,這等于打開了潘多拉盒子。
互聯網的作用很簡單,就是信息的自由流通加劇了市場化和競爭。在金融領域,目前無論是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都需要***成本,而在未來金融脫媒的趨勢下互聯網將起到橋梁作用。利率市場化為互聯網金融提供發展空間——如果中國的學生和小販都能正常***,那么國內銀行業很難受到互聯網沖擊。
當然,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擔心不無道理,互聯網與金融結合會蘊含風險,但能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模式就***是有生命力的。同時也不能把問題全部歸咎于互聯網,一些行業長期以來都存在***問題,并非互聯網化后才有,金融產品銷售普遍存在上無監管下***的現狀,P2P模式本質就是線上的民間借貸。
目前互聯網和金融的關系,就像2000年互聯網和傳統媒體的關系。當時一些傳統媒體只是把網站放到了后臺部門的技術部來維護,作為傳統媒介內容的一個新平臺,即所謂有益的補充。但后來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幾乎改變了整個傳統媒體行業。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可能也會像新媒體之于傳統媒體一樣,顛覆整個金融行業的運行方式。現在,那些壟斷的金融領域已經慢慢出現了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