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牌照發放在即:移動互聯是機遇也是挑戰
2015-09-30 來自: 陜西印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2895
4G牌照發放在即:移動互聯是機遇也是挑戰
【賽迪網評論】近日,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祝軍在國新辦就2013年前三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已經做過決議,目前我部正在按照***的要求,全力推進這項工作。整體工作在有序進行過程中。同時,對于4G牌照發放的具體時間也是眾說紛紜。或在月底或在年內發放。至少,根據今年7月舉行的***常務會議可以確定,4G牌照發放的***晚時間點就在年內。
其實話說回來,4G牌照早晚都是要發的,那么對于運營商來說,4G牌照的發放,意味著獲得了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經營許可權。對于這個“新時代”的到來,運營商該如何把握住這個機遇?
4G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并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于無線服務的要求。面對這些優勢,運營商應當做些什么?
移動互聯網是個轉折點
隨著4G的到來,移動互聯網將會是運營商的轉折點。在目前還是3G當道的時候,智能機中很多的“功能”礙于傳輸速度的限制還并不能夠很好的發揮。而4G的到來恰恰為這些不可能提供了可能性。
布局移動互聯網似乎是運營商一直在做的事情,但效果并沒有那么的理想。今年,中國移動發布了一款名為Jego的應用,這是一款基于VoIP技術的類Skype即時通信應用,主要面向中國移動***漫游和海外用戶設計,用戶通過Jego可以實現低成本甚至免費的語音和視頻通信。
這個應用僅僅生存了22天就暫停用戶注冊,雖然***于海外用戶使用,但如果面向國內用戶開放,面對著國內市場各類即時通信應用的沖擊,生存的壓力也是十分大的。
4G牌照發放在即,移動互聯網對于運營商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在于,作為擁有通信資源的運營商來說,如何利用好自身的優勢以施展在移動互聯網這個平臺上。挑戰在于,OTT業務對傳統通信業的沖擊和影響加速顯現,尤其是OTT等移動互聯網業務大量出現,運營商該在哪里添上精彩的一筆呢?
眾所周知,運營商的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就是傳統的語音收入及短信業務,流量業務在近年來不斷提升。但隨著微博微信等App的興起,短信業務受到的沖擊還是存在的。而運營商在謀劃流量經營市場上也一直在嘗試著新的思路,流量經營已成為不可避免之趨勢。
合作或許才能共贏
為什么說合作才能共贏?將雙方的優勢放在一起或許能夠獲取***的效果。此前廣東聯通聯合騰訊推出了“微信沃卡”產品,該產品的特點是擁有300M微信專用流量,這算是一次OTT與聯通流量產品的整合嘗試。
而中國移動也逐漸開始重視與用戶的交互。借由4G的趨勢,中國移動開始布局移動游戲產業,有相當多款游戲產品在4G網絡的支持下能夠帶給玩家***的娛樂體驗。
除了語音業務,對于視頻播放也是運營商流量輸出的一部分。此前中國聯通聯合鳳凰視頻推出了“WO+鳳凰視頻流量包”的服務。通過這個服務,用戶可以不限流量的觀看短視頻節目。不論是對運營商來說,還是對于視頻的提供方來說,開辟產品與流量相結合的合作方式,都是有利于消費者又利于自身業務提升的。
細細想來,如果只是一味增加流量,運營商只會淪為OTT的流量管道,而將各種內容提供商整合到自己的領域下,再提供相對優惠的資費和較大的流量包,這樣才是既有利于消費者,又可以保證產業持續發展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