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開啟智能生活新時代
2015-09-30 來自: 陜西印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3074
互聯網開啟智能生活新時代
深圳商報記者 敖 詳
科技,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舒適方便。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家電產品和互聯網的鏈接合作開啟了智能生活新時代。
硬屏4K超高清3D畫面
電視行業在經歷了高清、全高清的發展歷程后,2012年下半年,分辨率高達3840×2106的超高清4K電視投入市場,其符合消費需求的超高分辨率優勢使4K電視一面世便成為電視行業的焦點。而作為4K電視中的佼佼者,硬屏4K電視憑借其真實的4K超高清3D畫面、廣視角、堅固屏幕、***色彩及健康舒適的3D等多方面優勢,更是受到了眾多廠商和消費者的追捧。
在視角方面的測試數據結果顯示,硬屏4K相比普通4K在可視性方面59%、伽碼失真率少95%、色偏少49%。這些指標會影響到色彩、對比度、亮度特性等畫質的構成要素在從正面觀看與在側面觀看時的差異度。通過這些指標,可以衡量產品畫質隨著視角的不同而變化的程度。
在色彩準確度方面的測試結果來看,硬屏4K產品的平均色彩變化僅為普通4K產品的88%,這充分說明了硬屏4K在色彩準確度上的優勢。在3D畫面的測試數據顯示,硬屏4K的亮度是普通4K的135%、閃爍僅為普通4K的萬分之2,消費者觀看時會明顯感覺到硬屏4K的3D畫面更加明亮舒適。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賽西實驗室的測試報告完全證實了硬屏4K的畫質表現,巧合的是世界***安全測試及認證機構—Intertek也專門針對LG Display的80英寸以上硬屏4K與80英寸以上普通4K屏進行了對比測試,其測試結果同樣表明,LG Display的硬屏4K在色偏、可視性以及伽碼失真率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這樣的結果也使LG Display的硬屏4K在整體畫質上更優于普通4K。
其實,硬屏4K自面世以來就被稱為“符合未來4K發展方向”的產品,且受到了各行業機構、各大廠商及消費者的追捧。兩家國內外測試機構的測試結果都證實了4K電視的確存在相當大的差異,且為硬屏4K在畫質方面的優勢做出了強有力的證言。
長虹家庭互聯網計劃
創造全新智能生活方式
10月15日,長虹在綿陽舉行“讓想象發生”主題發布會,推出***實現互聯、互通、互控的家庭互聯網產品形態及解決方案,在互聯網大智能時代,為消費者創造“以人為中心”全新、智能生活方式的指向。
全新戰略理念、顛覆性落地產品,這輪智能+互聯網“秀”,長虹以的逼人氣勢,***推倒橫亙在家電行業與互聯網行業之間的那堵墻,企業需要擁抱互聯網、家庭需要擁抱互聯網,一個新的由長虹、小米、樂視、海信等構建的智能終端行業誕生。
面對挑戰,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說道,“我們需要想象,我們需要創造出超越消費者使用體驗的產品、想象的產品,我們需要超越長虹自身的能力。長虹是一個終端企業,但長虹更是一個終端企業。面向互聯網,長虹推出全新戰略規劃和產業布局—‘新三坐標’戰略:智能化、網絡化、協同化。”
當天,長虹副總工程師陽丹全程用“Wonderful World”來展示長虹家庭互聯網的魅力。比如,當你從進入家門的那刻起,長虹的智能終端可以通過聲紋、指紋和面部的識別來確定你的身份,只要對著遙控器發出指令,電視會自動打開到你喜歡的頻道、設置到你喜歡的節目;空調打開并調整到你感覺的溫度;燈光會自動打開或關閉等。不動手,只動口發出指令,長虹的智能家電就能***、快速地完成每一個指定功能切換,比如搜索新聞、電影、電視等,還可以語音實現導讀、自動翻頁等諸多功能。
科博會現場長虹“讓想象發生”的主題展館內,我們可以看到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手機,甚至包括飲水機、燃氣灶、油煙機等大家電、小家電均實現了全部的智能化互聯互通互控,一整套家庭互聯網生活解決方案呈現在面前。
TCL經典版TV+***互聯網電視
曾引起媒體高度關注的2999元48英寸經典版TV+,已于10月15日在天貓TCL官方旗艦店正式上架,11月即將限量。此消息一出就引發媒體熱議。
據悉,TCL愛奇藝電視TV+分為尊爵版和經典版兩種。其中尊爵版TV+已***上市,并在上市首月發貨量即突破2.2萬臺,成為上市首月發貨量的互聯網電視產品。
據了解,尊爵版TV+之所以能有如此出彩的“視聽”表現,在于其采用了行業的A++屏、晶彩靚黑畫質提升技術和獨立四驅揚聲系統,能讓畫質更清晰、更自然,運動畫面呈現得更為流暢和穩定,同時也營造了***真實的環繞立體音效。
除了出色的視聽表現外,TV+還在操控上進行了大量的體驗優化,集成了小米電視、樂視超級電視所不具備的許多前沿操控設計。不僅如此,TCL還在TV+上實現了***全平臺智能語音操控功能,能實現語音操控電視和機頂盒的各項功能。
而經典版TV+除了不具有時光之弧底座、“琴鍵式”五合一遙控器、3D功能、愛奇藝影視3D及1080P專區,其他配置和外觀工藝方面與尊爵版保持高度一致,而2999元的價格,更是重新定義了互聯網跨界電視的性價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