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移動互聯網下一個金礦嗎?
2015-09-30 來自: 陜西印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2779
電話號碼,這一兩個世紀前的發明,在如今移動互聯網方興未艾的時候,其真正價值遠遠被人們所低估了。
電話號碼:移動互聯網的金礦,傳統運營商的大坑
自從 1882 年中國電報公司在上海成立,電話號碼就隨著電話業務的發展慢慢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兩個世紀后的今天,電話號碼這一“電信級”的移動互聯網入口價值正在被重估,重構。或許在未來,其真正的商業價值不亞于我們所認識的“移動互聯網”。
日前,擁有 3 億用戶的日本聊天應用 Line 在收購臺灣 whoscall 團隊后推出了一款名為 Line Whoscall 的新應用,借用云端數據庫幫助用戶識別不是自己通訊錄里的號碼的來電和短信,引起了業界的關注。此前,whoscall 擁有*** 600 萬下載量,曾選為 Google Play 的谷歌 2013 年度應用,并得到了谷歌執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 (Eric Schmidt) 的贊揚。
反觀國內,國內同行在此方面嘗試的更早。功能機時代就有了歸屬地查詢,塞班時代又出現了來電通。而 3G 時代,早幾年搜狗開發的“搜狗號碼通”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過把電話號碼相關的需求進一步細化,通過抓取互聯網中的公開電話信息,建立起海量號碼數據庫,幫助用戶識別各種陌生電話。同時還創新的采用了“眾包模式”,通過海量用戶自我標記,隨時更新大量動態更新、或未記錄在互聯網的數據――這都基于國內用戶防騷擾的剛需。
實際上,“陌生來電識別”在搜狗之后,很快被觸寶號碼助手、360 手機衛士、騰訊手機管家等產品相繼采用,給用戶帶來的便利。各家在比拼“眾包”數據量的同時,還圍繞“號碼本”需求和不同使用場景,發掘了一系列的商業空間,并逐漸改變了用戶對號碼通的使用習慣。
如此一來,移動互聯網對運營商形成倒逼,除了微信又多了一個“號碼本”。這個 2G 時代的通信技術難題本來可以***地解決,或者說運營商可以更早發現并發力的領域,如今卻再一次被移動互聯網搶了先機。
一個圍繞“電話號碼”的入口之戰,正在蓄勢待發。
那么,“電話號碼”為什么能占據“入口”高地? 施密特為何對此類應用贊譽有加?Line 為什么選擇收購 whoscall 呢? 我們不妨從國內同類***產品先期發展情況來考察,“手機號碼本”戰略價值還有哪些未被發掘――
1、 傳統電話號碼的社交價值。每個電話號碼背后都是一個真實用戶,這也是為什么移動應用都要綁定手機號碼的根本原因。目前搜狗號碼通接入了新浪微博,觸寶接入了微信,好友互通電話可以看到對方社交信息,電話號碼在此充當了媒介角色。雖然目前看來這種做法更像是嘗試,但此類信息流更加***、私密,也更具價值。
2、 龐大的企業級應用市場有待開發。雖然目前官方網站、官方微博認證已經開始普及,但熱線類電話,比如各類快遞業務,各類客服機構,各種企業官方電話這種直接面對客戶的領域還缺乏有效的統籌索引,或者說缺乏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電話黃頁。其次外呼類電話可以通過包裝,統一和提升企業形象,比如搜狗號碼通和順豐速運、德邦物流合作之后,數萬快遞員外撥電話擁有了統一的企業身份。
3、 連接用戶和服務的橋梁。王小川曾講過,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百度做了用戶與信息的連接,騰訊做了用戶之前的連接,接下來需要解決的是做到用戶與服務的連接。無論是訂餐,叫快遞,找保潔,用戶撥出的每個電話號碼背后都隱藏著對服務的需求。能不能滿足這種需求,或者未來如何擴大其 O2O 商業價值,這將是“平行”于目前“移動互聯網”又一大金礦。
目前,巨頭們、運營商們只專注遷移自己的核心業務和***領域,卻并未意識到存在了兩個世紀的電話號碼也能重新煥發活力。這一次,也許我們該討論什么是“移動互聯網思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