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消費本質是白酒行業永恒的主題
2015-11-03 來自: 陜西印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3800
![]() |
□特約撰稿肖竹青(山東溫和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0月31日,第9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在南京正式落下帷幕,作為我國食品行業發展“風向標”的年度盛會,本屆糖酒會吸引了將近3000家參展企業、超過30萬觀眾齊聚“六朝古都”。除了來自中國大陸的展品外,還有來自近30個***和地區的展品組團參展,對于所有關注糖酒會的人來說,看慣了蓉城的風情萬種,不妨也領略一下秦淮河畔的旖旎風光,聽聽槳聲燈影中的呢喃之音。
總體來說,相較于去年的“冷”,本屆糖酒會“熱”了好多,人氣總體上說比較旺,氛圍也濃。
但“熱”的背后也有對“冷”的關注,集中表現在對中國宏觀經濟的擔憂,特別是三季度GDP六年來破7。為此,在以“大勢五年”為主題的2015中國酒類食品產業經濟年會上特別邀請馬光遠、曹景行、石齊平等經濟領域、媒體領域的人士與白酒行業人士展開深度對話,探討大勢之下中國白酒產業的未來發展之路,從大局布小局。
當前中國經濟正逐步轉向依靠消費驅動經濟增長,這對于白酒產業來說意味著潛在的增長力。此外,當前中國中產***人口已達1.09億,并且隨著80、90甚至是00后逐步成為主流消費群體,白酒并不缺乏潛在消費者,缺的只是怎么讓他們真正愛上白酒。
然而,在面對如何拉動消費的問題上,白酒行業這幾年似乎對互聯網情有獨鐘,從當年的“互聯網思維”到本屆糖酒會上的“互聯網+”,似乎覺得不說點互聯網就顯示不出白酒的新潮。于是,糖酒會也從過去的招商賣產品變成兜售模式,其中頗具“互聯網+”范兒的酒龍倉的展廳、1919合作者的招募會更是異常火爆,因此“互聯網+”也成為本屆糖酒會上的亮點之一。
毫無疑問,任何商業模式的出現都是基于人的需要,互聯網之于白酒行業也不例外,但對于絕大多數的白酒企業來說究竟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呢,不妨來看看二者之間有何區別。“互聯網+”的本質是傳統產業的在線化、數據化,并通過場景設置,對接業務的多方主題;而“+互聯網”則是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通過互聯網對接用戶,達到從需求收集到商品和服務發售各個環節的整體能力提升。
退一步說,互聯網的本質是什么?毫無疑問是創新,白酒行業也不例外,只要通過創新,無論是渠道上,還是產品上,都具備互聯網的因素,不是非得用“互聯網+”去標榜自己。誠如本屆糖酒會上2015年度成長力商業模式獎獲得者山東溫和酒業集團溫河大王酒,也沒刻意用“互聯網+”去包裝自己,而是通過引進***津貼專家李克明教授、國窖1573酒體設計師吳曉萍等專家聚焦產品升級,并在營銷上通過多渠道、跨界等多頭并舉的措施整合營銷,承諾讓消費者用中檔酒的價格喝到***酒,用大眾酒的價格喝到中檔酒,竭力為消費者服務,僅僅幾個月時間便取得不俗的成績。
因此,對于白酒行業來說,無論是產品的升級,還是全新商業模式的打造,最終的目的是把酒賣出去,并且讓消費者能持續喜歡你的產品,也就是說要聚焦消費者,回歸消費本質,而不是今天一個概念,明天一個模式,后天一個平臺。白酒不是朝陽產業,也不是夕陽產業,剛需***存在,問題是怎么挖掘,誰更懂得創新誰就能制勝,要做行業的弄潮兒而非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