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企業開拓互聯網企業理財“藍海”
2015-09-30 來自: 陜西印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2698
中短期的資金流動性管理一向是企業關注的核心問題。如何能讓資金流轉得更快,以適應新時代企業發展的需要,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重大課題。自余額寶持續火爆以來,在其示范效應下,各路資金開始競相進入互聯網理財領域。而選擇企業客戶作為突破口,是第三方支付類企業的優勢所在。分析人士指出,相比個人客戶,盡管企業客戶數量不多,但是由于客戶資金量大,潛在市場可觀。
近日,快錢宣布理財功能上線,這是快錢聯手銀行和基金公司主要面向企業客戶推出的理財服務,預期資金收益率可高達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的15倍。快錢目前商業合作伙伴有270萬戶,這些企業商戶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商戶,在日常經營中一般都會形成短期閑置資金,這些資金日均流入規模不大、閑置周期較短,企業既想獲得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又無法承受較高風險,同時希望具有便捷的流動性。即便是在快錢平臺上的大型集團企業,也時常面臨賬面上存有大量現金卻無法享受收益的尷尬。目前,企業客戶只需登錄其快錢企業賬戶在線開通理財服務,即可享受理財收益。其對于企業用戶購買金額沒有限制,購買門檻僅為1元。
盯住企業理財的還有銀聯。10月,銀聯與光大保德信基金合作,面對企業客戶推出為企業管理流動資金的“類余額寶”產品,具體由銀聯商務旗下面向企業的理財平臺“天天富”予以實施,該平臺將商戶結算資金直接投向銀聯基金寶產品。證監會網站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共有10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具有基金銷售結算業務資格,銀聯電子在2012年1月獲得,僅晚于匯付數據和通聯支付。
繼支付寶“余額寶”后,騰訊旗下的微信平***合華夏基金推出“活期通”,百度發布“百發”理財產品,國內互聯網巨頭悉數加入互聯網金融市場爭奪戰。毫無疑問隨著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加入,必定將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爭奪推向新。業內專家指出,與支付寶等互聯網企業推出的個人端理財服務不同的是,針對企業客戶推出的理財功能,聯動了銀行和基金公司共同開拓互聯網“藍海”市場,幫助各行各業的企業客戶享受到更多金融增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