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強:移動互聯網視頻運營模式
2015-09-30 來自: 陜西印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3114
移動互聯網視頻運營模式
中投視訊文化傳媒公司總經理 姜強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中國網給我提供這么一個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將近十年在這個領域工作的一些經驗。
我們這個公司是中國網的下屬公司,一直定位于新媒體的運營工作,主要的核心業務就是手機電視,廣電部給我們發了手機電視的播號就是"視訊中國"。我從三個方面和大家做一個交流。
首先,移動互聯網視頻產品的現狀。
我這里做了一個表格,從2003年到2013年,這十年在互聯網界非常熱鬧,我們看到諾基亞、摩托摩拉他們的輝煌以及他們的衰敗,我們也看到了很多SP公司的赴湯蹈火,我們也看到了很多移動門戶網站前仆后繼。但是我們走到2013年,感受到真正的移動與無線互聯網的應用,像微信、微博,可能對大家整個的影響和震撼比較大。這兩家公司有很深厚的互聯網基因。移動互聯網產業走到今天我們可以看到,它是一個統一化的發展,也就是說很多東西你不基于互聯網,走到互聯網這個形態上來,過去很多移動的產品、移動的形態,包括很多增值業務都可能會出問題。包括運營商的很多基地業務也在朝著互聯網模式做很大的思考和轉型,我相信一會兒戴總代表中國移動閱讀基地還會有更精彩和更實惠的演講。
(PPT播放)我這里列了三個表,一是移動互聯網用戶大概是2.4億,整個收入規模大概在60億,在手機電視這個方向和領域里,在2005年牌照方開始從事這方面業務的時候,特別是中國移動給了很大的支持,并且在這方面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整個業務從策略上看是基于直接向用戶收費的模式,開始運營走到今天,大家認為在移動視頻領域堅持前向收費是正確的。當然,其他的數據大家比我更清楚,我就不展開講了。
視頻產業面臨著終端多屏化,網絡市場肯定是競爭愈演愈烈,如何抓住這個機遇?當然我們可能要更多地了解或者研究這個行業的特性和目前的現狀。不管是互聯網業還是運營商還是廣電,這三大體系都在各自搶灘市場,特別是近期各種物理接入的業務模式和硬件模式五花八門。更多的智能終端使得這種業務的發展更加快速,移動化、社交化、多屏化的趨勢非常明顯,也劃分出很多不同的垂直領域。當然,整個視頻網站并入的速度一直還在加速,市場的大格局向著的形態在變革,當然誰能夠搶占市場和話語權,我們還要拭目以待。
移動視頻整個的經營得出一個結論,只要有大量正版內容、高清內容,特別是適合消費者的、貼近消費者的個性化的內容,再加上便捷的支付方式,用戶是愿意支付的。網絡視頻目前大部分仍然是靠后向收費,也就是說依賴于廣告的模式在運行,當然電視臺向新媒體的發展也在不斷的加速,大家也有共識,這種網***動值得未來移動互聯網視頻產業的探索。從我個人的觀點來講,不管是互聯網視頻還是移動視頻,我認為視頻版權的數字化收費模式以及廣告軟性植入模式,可能更是視頻領域值得發展探討的一條捷徑。
中國移動運營商在手機電視方面有很多舉措,中國移動在手機電視方向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基地設在上海,廣電發的手機電視牌照,這些運營機構和運營單位都已經在中國移動這個平臺上做了接入。目前,中國移動視頻基地設立的I視界整個平臺的建設以及移動客戶端都有非常清晰的運營模式,這些牌照方也配合中國移動形成戰略聯盟,在市場的整個影響下發展迅猛。當然,4G今年年底可能會發牌照,我也相信各大運營商在4G的運營商會大幅度的加速。從我這幾年做手機電視自己的體會,我們設定了手機電視這個方向以后成立這家公司,一直堅持著。剛才周鴻袆先生一直談互聯網的市場要具備更大的顛覆精神,但是從我們自身角度來講,我們如何在一種明確設定的情況下做一些顛覆的思考,在這些方面我們也做了很多嘗試。在2.5G的時候我們覺得手機視頻跑不動,但是我們發現到3G的時候視頻仍然具備很大的困難,我相信在4G的情況下手機視頻會成為一個普遍性應用,只有視頻終端成為普遍性應用的時候,才會帶來這個行業的爆發。微信和微博的發展大家都有一個體會,就是智能手機的普遍性應用帶來了無線互聯網的發展。
目前,互聯網視頻網站還有很多家,大家都是在互聯網領域做了很多年,也有很大的實力,當然我們自己***是定位在手機電視這個方向,我們力爭要成為***新媒體平臺,我們在新聞方面、在原創方面,在互動直播方面下功夫。但是,總結起來這個行業,我們也會發現有很多讓大家騎虎難下的事情,像影視劇內容的首播權、內容的獨播權大家競爭慘烈,廣告插入的成本極高,效果又不好,確實陷入兩難的境地。原創的UGC模式大家會覺得***性不夠,甚至非主流,難登大雅之堂。網***動,以為代表的電視臺節目影響力巨大,傳統的收視習慣確實難以改變,但是這種聯動到底是和誰聯?作為電視臺來講他們也非常擔心,互聯網視頻是否會成為他們未來的掘墓人。所以,在合作上大家有很大的難點。
我們在十年的探索中作為一個***的新媒體運營公司,我們嚴格要求自己,特別是在很多方面都做了很多的思考,像主流和草根,我們也發現在互聯網上,關注度當然不能等于美譽度,我們如何傳導這種主流文化的價值觀?真正變成一個社會發展的好的動力,也就是說我們這次的主題,如何聚焦正能量?所以,我們在內容的處理上嚴格遵循規范化、標準化、***化,我們也發現草根的處理不當可能就會雜草叢生,***的***內容的互聯網運營手段是***的。特別是基于互聯網的發展,如果沒有好的運營思想很難成為一個好的運營公司。我們也發現這種內容的簡單堆積時常會產生內容的塌陷,***有成熟有效的***團隊,***要形成或者建設互聯網的平臺架構,并且還要有媒體傳播的理念。隨著運營商的不斷開放,隨著一些大的網絡公司的不斷開放,我相信一些小的內容機構創造者會迎來發展的春天。
在技術方面,我們利用產品,利用內容產生相當大的價值,利用內容使得產品特色化,通過互聯網,通過平臺,向消費者提供***的個性化服務,我們自己的體會也是在技術平臺的建設上相對應該有控制權,在條件成熟的時候自己應該掌握關鍵技術,可以研發一些專有的技術,來加強自己的競爭力。我們目前在視頻的導播系統、在虛擬捕捉技術方面都做了很多嘗試。
所以,在互聯網領域也有很多相對的政策限制,我相信作為一個互聯網公司也要充分的運用技術,可以使得自己的發展空間變得無限大,而創新是互聯網公司極為重要的思考點,不管是從技術方面、商業模型方面還是管理體系方面,包括資本方面,我覺得都應該有一些創新的思考,這些創新的思考都會給企業帶來無限的發展生機。當然,現在我們一些官方的媒體仍然不存在生存的問題,可能存在發展的問題,但是一些小的官方媒體現在已經存在生存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報紙和雜志已經處于這個境界。所以,我覺得要迅速的建立向新媒體發展的觀念,隨著社會環境進一步的發展和變化,找準自己的突破之路。在平臺的建設和內容的發展上更多的思考向碎片化、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草根化,這些方面都是互聯網的精神。
因為時間有限,我不能完全展開了,有機會對我們這個方向有興趣的同事可以下來再繼續交流,作為我們公司這個平臺也是開放性的,剛才我也聽到幾位朋友技術的介紹,我們都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再次感謝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