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將為草根創業融資破題
2015-09-30 來自: 陜西印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2932
互聯網金融將為草根創業融資破題
長江商報消息 中關村和東湖高新區共話科技金融創新
“每一次產業革命的興起,無不源于科技創新,成于金融創新。”作為一個發言者,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楊建華開門見山。
昨日上午,中國·武漢金融博覽會“中關村與東湖示范區對話”分類論壇上,楊建華和東道主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夏亞民分別做了主題演講,并就科技金融創新進行了對話。
■本報記者 馬秀佳田立平
經驗
企業信用建設是融資基礎
“科技與金融的融合造就了今天的中關村。”楊建華在演講中提到,政、產、學、研、用、金、介是中關村協同創新體系有七大要素。但其中***能直接推動科技創新的,是金融。他舉例說,英國統治世界長達兩個世紀,那時,英國就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而100多年后,依靠科技金融推動的美國超越了英國。
就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楊建華談了幾點體會:企業信用建設是基礎;技術和資本高校對接的機制是關鍵;連續服務的金融服務支持體系是保障。
“在企業信用建設這方面,中關村下了不少功夫。”楊建華介紹,中關村通過“企業信用促進會”,對中小企業在發展初期就開始進行信用積累,把相關企業的信用信息進行詳細的收集、梳理和建庫,同時與使用這些信用信息的機構,如擔保機構、銀行機構、小貸機構,甚至個人的風投機構,進行***對接,使信用信息數據庫不斷增大,使用更為頻繁,增信程度不斷增強。
此外,在市場氛圍下,鼓勵中關村專門從事信貸服務的機構,通過自身努力,建立其對企業的增信體系和相關配套服務,使得中關村企業的信用工作,在更大范圍內,通過市場競爭,擴大規模,使服務更加***。
問題
技術與資本對接效率低致融資難
在演講過程中,楊建華直言中關村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由于制度缺陷和市場失靈導致技術與資本對接效率不高,創業型企業有效融資需求不能得充分滿足,創新資源優勢不能充分發揮,小微初創企業的融資難題沒有得到系統解決。
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夏亞民稱“感同身受”,這也是東湖高新區當前的困惑。他說,目前由于核心制度沒有突破,中關村和東湖高新區在金融服務科技方面的多種努力,基本上還是“在鐵籠子里做道場”。
在其演講中,“金融突破、創新”頻繁出現。他介紹,漢口銀行、銀行有較多創新舉措,“漢口銀行是在本區設立了一家科技分行,風險容忍度從百分之一提高到百分之五;銀行,提高了信貸審核和發放效率。”夏亞民稱,他觀察過兩筆信貸,“三天就搞定信貸,一次500萬元,一次800萬元。”
“東湖高新區在場外交易,尤其是以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為核心的四板市場建設,已經走在了中關村的前面,我們要向武漢學習。”談及兩個高新區的差距時,楊建華如是說。他認為,兩個***創新示范區的定位不同,各有側重。
“東湖如果單純跟在后面學習,就***趕不上。”夏亞民調侃,中關村是***區,而東湖高新區只能算是平民區,強調發展“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模式”。
前瞻
草根創業融資需更大眾化的方式
弱小的草根創業企業如何解決融資難題?“傳統銀行業的服務方式、信貸體系設計,以及審批***流程都有嚴格限制,難以對于這些輕資產(無資產)、無信用信息、***物的草根創業企業實施***服務。”楊建華認為,草根創業企業融資難問題,需要動用更加大眾化的方式來解決,如有巨大前景的互聯網金融業。
楊建華說,對草根創業者,目前在中關村有一些新的融資辦法,比如新型的創新孵化器‘車庫咖啡’,任何人花15元買一杯咖啡,都可以在那里工作一天。對應的,每天有很多天使投資人也會來到這里,尋找新興的項目以及要投資的創業者。
夏亞民介紹,目前在東湖高新區,類似的創業咖啡也有好幾家,發展速度很快。
“這可以解決一小部分草根創業者的融資問題,但只解決了點上的問題,面上的問題,互聯網金融是下一步非常重要的發展趨勢,將為解決小微企業的***問題提供一個全新的天地。”楊建華舉例說,時下出現的P2P,甚至包括電商等互聯網公司,通過自身信用平臺的搭建,可以掌握客戶信息,對營業信用信息有初期的積累,以作為日后放貸的信用參考。
目前,已有互聯網企業開始嘗試,通過自身融到的資金,向網絡信用好的小微企業或者創業個人進行小額放貸。